隨著P2P網貸風險加速爆發,此前投資布局p2p的上市公司紛紛撤離。而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出資設立互聯網小貸平臺。
12月3日,上市公司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擬出資4.25億元參與發起設立廣州二三四五互聯網小貸公司。事實上,近來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發起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東方財富11月也發布公告稱,將出資兩億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永輝超市在10月18日發布公告稱永輝小貸(重慶)有限公司在重慶成立,注冊資金為3億元,主要業務包括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和市金融辦批準的其他業務,其中特別表明,各項貸款和票據貼現業務將通過線上開展。
分析人士表示,規避P2P現存的監管風險、保障貸款業務的合法性,可能是公司申領互聯網小貸牌照的動機之一。現在申領牌照就能先行取得合規性保證,因此有實力的公司都是先拿牌照。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表示,傳統小貸進入增速放緩、風險增加的發展瓶頸期。在此大背景下,互聯網小貸應運而生。并且大公司已經積淀了大量交易數據,拿到牌照可以有針對性地給自己的交易對手、客戶提供小額信貸服務,將原有的數據合理利用、實現變現,信貸業務的利息收益也比較可觀,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小貸之所以受到歡迎,與其業務不受地域限制有很大關系。杜曉山表示,互聯網小貸與傳統小貸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打破了傳統小貸業務范圍限制,實現跨區域經營。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傳統小貸大股東最多只能持有30%的股份,如果要突破這個限制需要特批。那么對于依靠互聯網大數據做小貸業務的公司來說,這樣就分薄其利益,一旦實現獨資經營,互聯網小貸公司就可以實現小投入大產出,甚至利益獨享,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由于互聯網小貸業務不受地域限制,一些有政策優惠的地方就成為互聯網小貸的聚集地。據了解,自2014年5月,廣州民間金融街經廣東省金融辦批復,在國內率先開展互聯網小貸試點,目前此地已經聚集了包括唯品會、復星集團、金螳螂、保利集團等在17家互聯網小貸企業,另外有包括滴滴打車、趣分期、融360等多家企業排隊申報。
此外,重慶市也是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另一聚集地,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重慶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的既包括阿里、百度、京東、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也有海爾、蘇寧、世貿集團等傳統線下企業。
在談及互聯網小貸的監管問題時,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颯表示,我國目前尚未出臺監管小額貸款業務的法律、法規,國家層面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性文件只有2008年5月4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下稱“《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申請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應向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正式申請,經批準后,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并領取營業執照。凡是省級政府能明確一個主管部門(金融辦或相關機構)負責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并愿意承擔小額貸款公司風險處置責任的,方可在本省(區、市)的縣域范圍內開展組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